
发布日期:2025-08-21 23:57 点击次数:118
“疹子退了
关节也不痛了
终于能放心回家抱孩子了!”
8月5日
拿着基孔肯雅热复查阴性的报告单
30岁的陈女士(化名)
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
这位在佛山出差后突发不适的年轻母亲,住院期间曾因皮疹、关节痛和发热等症状陷入焦虑。在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感染科团队的悉心照护下,她现在不仅康复出院,也走出了心理阴霾。
陈女士的“麻烦”始于出差归来那天。7月28日,从佛山回到东莞虎门后,她的双手突然出现皮疹,四肢关节也隐隐作痛。由于并未发热,她便以为只是劳累所致。
可到了29日,疼痛丝毫未减,她赶紧来到我院就诊。医生认为,陈女士高度疑似基孔肯雅热,随即安排其入住感染科病房。
入院第二天,陈女士的关节疼痛明显加剧,连握拳、梳头、穿衣等基本的生活动作都变得困难。紧接着,39℃的发热也随之而来。
确诊后,剧烈的关节疼痛和行动不便让陈女士倍感煎熬,她频繁在手机上搜索病情信息,焦虑情绪更是与日俱增。医护团队察觉到她的情绪波动后,决定为其开出“特殊处方”——运用医院正在推行的叙事医学模式,以温和、共情的交流化解她的心理压力。
感染科主任林秋鸣先安抚道:“别担心,只要配合治疗,绝大多数人都能完全恢复。”医生的话给了陈女士些许安慰。医护团队为她使用的退热止痛药物也很快见效。
为了进一步缓解陈女士的紧张情绪,医护团队还特意增加了查房次数,在关注病情的同时,也花时间陪她聊聊日常。
“你今天感觉怎么样?孩子在家乖不乖呀?”走进病房,主管护士汪敏先提起了陈女生最牵挂的人。果然,一提到孩子,陈女士的话匣子就打开了:“他平时最黏我,现在我住院,他在家还可以,就是我有点想他了……”
“那您还有没有什么其他担心的问题?”汪敏接着问。
“这关节疼比发烧还折磨人,什么时候能好?怎么才能不疼啊,也怕这疼会反复……”陈女士说。
针对她的关切,汪敏细致作出解释:“绝大部分患者在康复后不会留下后遗症。前一两周疼痛严重时需要卧床休息,可以遵医嘱用药并进行局部冷敷。疼痛缓解后再配合康复动作,大多数人1~3周即可明显好转。”
陈女士又问:“那皮疹会不会留疤?”
“别怕,能好!”汪敏安慰她,“这些皮疹是身体对抗病毒的‘战斗痕迹’。只要不抓挠、注意护理,就不会留疤。如果痒,可以涂药膏、湿敷,或者洗个温水澡。”
考虑到陈女士独自住院,爱人又要兼顾工作和孩子,感染科还为其安排好了一日三餐。每次治疗前,医护人员都会先同她聊上几句,讲讲孩子的趣事,再说说病情的好转,原本沉闷的病房渐渐有了生气,病人脸上也不再只有愁容,而是多了许多欢笑。
经过一周多的治疗,陈女士于8月5日康复出院,带着轻松的心情,回到了家人身边。
陈女士走出焦虑、顺利康复的故事,是我院推行叙事医学临床实践的一个缩影。
自2021年3月起,我院就开始推广叙事医学模式;2023年5月,又在全市三甲医院中率先成立“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”,组建了一支由54名医护骨干组成的叙事医学师资团队,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将叙事医学与人文关怀融入医疗服务全过程。
叙事医学的核心在于“看见患者”——医护人员不仅要关注疾病本身,更要关注患者的情绪、经历与生活,“把患者看作一个完整的人,关注疾病之外的心理和社会需求。”
“叙事医学推行后,我们更有意识地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现实困扰。”感染科护士长宋艳娟提到,在叙事医学临床模式下,科室结合实际需求,制定了标准化的“5分钟叙事沟通”,鼓励每位护士每周至少与一位患者进行一次生活化沟通,进行针对性的安抚和帮助,增强其治疗信心。
“叙事医学强调以情说话、带情倾听、用情看病,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医疗模式中人文关怀的不足,让医者更具治愈力,让医院更有人情味。”感染科副主任林幼萍表示。她认为,对于一些首次确诊的传染病患者,叙事医学的意义更为突出。他们更需要情绪上的理解与支持,只有卸下心防,才会更好地配合治疗。而情绪被理解后,治疗依从性变高,康复的速度也会加快,医患关系自然更融洽。
目前,我院正在全院范围内推广叙事医学临床模式,即依托“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”开展医患叙事交流、健康教育、叙事疗愈等活动,并定期举办叙事分享会和叙事医学案例比赛,推动叙事医学在院内开花结果,努力让每位患者和家属都感受到“温暖在滨医”。
2024年8月,医院还牵头成立东莞市医院协会叙事医学与健康人文专业委员会,由党委书记谢炎燊担任主任委员,推动叙事医学在全市医疗机构的传播与应用,营造更加有温度、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的医疗环境。
来源 /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